
為了抗議民進黨政府威權復辟、以司法迫害在野黨,國民黨與民眾黨在4月26日走上凱道,來向賴政府發出怒吼。426凱道集結,是在野勢力一次重要的民主表態,這不僅是在野陣營的行動,更是所有關心台灣民主發展的人民共同的行動。面對民進黨政府的種種不當作為,在野黨必須更加團結一致,展現人民的力量,守護得來不易的民主成果。唯有確保政治力量的相互制衡,才能維護台灣民主的健康發展,避免台灣再重蹈威權統治的覆轍。
在台灣民主發展的歷程中,我們見證了從威權統治走向民主自由的艱辛道路。然而,令人憂心的是,當年以追求民主、對抗威權起家的民進黨,在取得完全執政權後,卻逐漸展現出與過去威權時期相似的政治操作手法,特別是在運用國家機器打壓異己、操控輿論方面,令人不禁質疑,台灣的民主是否正在倒退?近期,在野陣營面臨前所未有的司法追查力道,從國民黨到民眾黨,甚至是支持在野陣營的媒體人士,都陸續成為檢調單位的調查對象。這種選擇性的司法調查,不禁讓人聯想到威權時期的政治追殺。特別是在關鍵的選舉時刻,這些調查行動往往具有明顯的政治意圖,意在打擊異己、削弱在野勢力。
除了司法工具化外,民進黨政府對媒體的操控手段也令人憂心,透過各種行政手段和政策工具,試圖箝制不同聲音,運用廣電法規施壓特定媒體,透過NCC等管制機構進行選擇性監管,政府預算和廣告的差別待遇。民進黨政府更是培植親綠媒體壟斷話語權,用來打壓異己聲音,製造寒蟬效應,還利用網軍操作輿論風向,並有特定政論節目長期獲得政府標案補助,被質疑淪為「大內宣」管道。相比之下,在野黨監督政府的聲量遭演算法邊緣化,形成「同溫層效應」,民眾越來越被親綠媒體洗腦,失去了判斷是非公理的能力。這種情況對台灣民主發展造成嚴重威脅,人民對司法制度的信任度下降,司法獨立性受到嚴重質疑。
面對執政優勢的壓制、國家機器的威脅,在野黨試圖透過「議題結盟」突破困境,2023年藍白合推「反媒體壟斷法」立法,要求NCC審查頻道交易時納入反壟斷條款,卻遭執政黨以「妨礙產業發展」為由封殺。司法改革方面,民眾黨提案增訂《妨害司法公正罪》,明確定義政治干預司法樣態,同樣未能排入委員會審查。如今國民黨與民眾黨能再一次攜手合作,就是一個重要的指標。朱立倫與黃國昌的會面不僅討論了關稅戰等重要議題,更一起在4月26日共同走上凱道,展現在野陣營的團結力量。這種跨黨派的合作,顯示出在野陣營已經認識到,面對執政黨的不當作為,必須團結一致才能有效制衡。
台灣的民主得來不易,是前人付出重大代價換來的成果。台灣歷經三次政黨輪替,理應成熟的民主體制卻仍受「贏者全拿」思維侵蝕,執政者若持續將國家機器工具化,恐使民主倒退為「選舉獨裁」。當前民進黨政府濫用國家機器打壓在野、操控輿論的行為,不僅違背民主精神,更危及台灣民主的根基。在野陣營的團結行動,正是為了捍衛民主價值,確保台灣不會重返威權統治的黑暗時期。在野黨的集結不應止於政治攻防,更需提出具體的制度改革藍圖,例如NCC委員的政黨比例限制、檢察人事的國會審查機制等,將來唯有重建權力制衡的防火牆,才能維繫多元民主的根基,不至於讓台灣重回威權統治的黑暗時期。
賴清德展現出極為固執的性格,凡自認正確之事,無論是否可能導致失敗或災難,皆會執拗到底。若如此固執者掌握實權,則往往易流於獨斷專行,從兩件具體事例中,便可窺見賴清德的人格特質:第一,擔任台南市長期間,以李全教涉入選舉舞弊為由,長達兩年拒絕進入市議會接受質詢。即便當時台南市正爆發嚴重登革熱疫情,他仍堅持不與議會合作,延誤了防疫工作。第二,在競選期間,被揭發違法佔用國有地興建「賴皮寮」,面對社會的譴責毫無悔意。當選後甚至派遣憲兵駐守,無視社會輿論,展現出漠視法治與社會觀感的態度。
這兩件事清楚顯示賴清德具有固執、自以為是、獨斷獨行、不服輸的人格特質。今年5月20日正式掌權後,這些性格特徵更表露無遺。他無視民主政治「少數服從多數」的基本原則,當政策與法案未獲在野黨支持時,便透過覆議、釋憲等手段,試圖阻撓立法院正常運作。更甚者,動員青鳥行動包圍立法院,威脅立委,甚至發動大規模罷免行動,企圖將立法院少數席次扭轉為多數。
執政近一年來,賴清德把主要精力耗費在與在野黨的政治鬥爭上,毫無治國成效。連曾支持他的院士陳培哲也忍不住公開批評其無治國能力。我們海潮智庫亦多次發文指出,賴清德以政治鬥爭掩飾治國無能,缺乏智慧與遠見。此外,為了推動其「務實台獨工作者」的理念,凡涉及中國大陸者皆予以排斥,不僅斬斷兩岸官方交流,連民間交流也被禁止,重創台灣旅遊與經貿業界。與中華民國有關的事物也遭到漠視,例如將外交部網站中梵蒂岡駐「中華民國」大使館的名稱刻意刪去「China」字樣。內政部長更高呼賴清德要成為「台灣國的主人」,並將兩岸關係定位為「國與國」關係,將中國大陸視為「境外敵對勢力」。
施政上,對立法院依法通過的法案,不是拒絕執行,就是提覆議、釋憲以杯葛,並對國民黨當選的區域立委發動前所未有的大規模罷免,創下全球民主史上的奇觀。結果導致台灣執政近一年,國政空轉,一事無成。更令人憂心的是,賴清德沉迷於製作「勇敢挺身,為台灣留名」的宣傳影片,以煽動激情,激化反中情緒,卻又對民眾宣稱自己最能帶來兩岸和平,這正是庸俗野心政客的典型伎倆,談不上什麼高明的政治智慧與能力。
要成為真正的政治家,需有憂國憂民的情操,以人民福祉為最高目標,不應將人民帶往危險之境。反觀賴清德,自掌權以來,從鬥立法院到司法院,再到發動罷免,台灣政局陷入動盪,兩岸關係惡化,台灣更被推向戰爭邊緣。他還揮霍民脂民膏,大量購買美國過時封存的武器,將宮廟庫房塞滿軍火,毫無顧念蒼生疾苦。
因此,賴清德並無資格稱為政治家,僅能算是鬥志旺盛、好戰好鬥的庸俗野心政客而已。台灣人民對此類政治人物自然無感,真正需要的是能以蒼生為念、以和平發展為志的領導者。
賴清德雖以固執自豪,面對美國與日本卻如無骨軟體動物般軟弱,任由擺布。對能進白宮視為人生至高榮耀,得見美國高官亦興奮不已,甘心當美國的棋子,毫不惜以台灣人民生命為代價,替美國消耗中國大陸國力。身為中華民國領導人,卻淪為美國的傀儡木偶,毫無自主尊嚴,談何獨裁者之格局?
真正的獨裁者,至少能以鐵腕治國,使國家興盛。史達林將蘇聯推向全球強權地位,希特勒亦從戰敗廢墟中振興德國,意圖統一歐洲,氣勢如秦始皇般磅礡。雖最終失敗,但曾一度將國家帶至巔峰。賴清德則相反,為追求台灣獨立,甘做美國走狗,自甘卑微,跪舔外國權勢,認美國為「老爸」,卻讓台灣陷入孤立危機。台灣未見獨立,賴清德卻早已淪為大陸的囚徒。欲扮猛虎,終成病貓,暴露其不顧百姓死活、僅圖私利的野心政客真面目。